跳线是一个控制电路板上电流的小开关。它的作用是调整设备上不同电信号的通断关系,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比如确定主板电压、驱动器的主从关系等。跳线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固定在主板、硬盘等设备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跳线组成(如图1;另一部分是跳线帽(如图2),这是一个可移动的部分。外层由绝缘塑料制成,内层由导电材料制成,可以插在跳线管脚上连接两个跳线管脚。
当跳线帽扣在两个跳线管脚上时,处于on状态,有电流流过,称为ON;反之,当跳线帽没有扣上时,就说明断开了,称为断开。让我们看看,跳线在哪里?
提示:调整跳线非常重要。如果你跳错了,可能会导致崩溃,甚至烧毁整个设备。因此,在调整跳线时,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检查跳线名称、跳线列号和开关关系。
主板上常用的跳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有两个管脚。这种两针跳线是最简单的,只有两种状态,开或关。
另一个是三针。这种三针跳线可以有三种状态:1和2之间短路,2和3之间短路(如图4所示)和全部开路(如图5所示)。
I. CMOS跳线
CMOS跳线大多在主板电池附近。它的设置比较简单,只有正常和清零CMOS两种方式(一般CMOS跳线附近会有跳线的指令)。当设置为1-2(短路)时,为正常状态;当设置为2-3(短路)时,为清除CMOS设置,可用于清除CMOS密码、上电密码等(如图6所示)。
二、硬盘跳线
一般来说,硬盘出厂时的默认设置是作为主盘,只装一块硬盘时不需要更改;但是,当安装了多个硬盘时,需要重置硬盘跳线。硬盘上的跳线比较简单,其跳线位置多在硬盘背面的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如图7)。
硬盘表面有关于跳线设置的说明。以希捷硬盘为例(图8)。主要有四种设置:“主硬盘或单硬盘”(指硬盘设置为主硬盘或只有一个硬盘连接到这个通道,即这个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Drive is Slave”(表示当前硬盘是从盘)、“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有一个主盘,而从盘是一个与ATA接口硬盘不兼容的硬盘,这包括不支持DMA33或SCSI接口硬盘的旧硬盘)和“Cable Select”(使用数据线选择硬盘的主从,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数据线设置主盘和从盘。第28根数据线是选择线,一部分是主盘,一部分是从盘。真正支持这个功能的数据线市面上很少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