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坏轨可以说是硬盘的致命故障。硬盘坏轨后,硬盘往往代表着硬盘寿命的终结,因为硬盘坏轨后,不仅部分坏扇区不可用,其他可用的磁盘扇区也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硬盘寿命不会太长,一般时间长了就无法继续使用,导致整个硬盘损坏。
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出现,单个硬盘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这样一个硬盘中一个坏磁道所代表的损失就会更大。以每盘存储160GB硬盘为例。如果在160GB硬盘中使用单个磁盘,则在磁盘出现坏磁道后,整个磁盘都会损坏。并且硬盘上至少有一张盘可用,每个盘有两个存储空间。因此,在大容量硬盘的使用中,更要注意硬盘的维护,保证其使用寿命和数据安全。
硬盘磁道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和我们日常的违规操作和使用有直接关系。那么哪种错误的操作会造成硬盘的坏道呢?接下来,笔者不妨给大家介绍几个让硬盘在最大容量时显得很糟糕的误操作,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1.非法关机
硬盘工作时,不能突然断电,非法关机。我们要记住这一点,这也是硬盘最容易出现坏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很简单:硬盘运行时,磁盘处于高速运行状态,磁头停留在磁盘的不同位置,读取磁盘中存储的数据。如果中途突然断电,磁头会迅速复位,可能导致磁头与磁盘剧烈摩擦,损坏硬盘。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避免突然停电造成的非法停机,其他非法停机操作也要尽量避免。再者,windwos自带重启功能,尽量少用,因为这个功能会让硬盘瞬间突然断电又上电,也非常容易造成硬盘的各种故障。如果需要重启,正确的做法是关机10秒后再开机。
2.灰尘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可以说灰尘是硬盘的头号杀手。大家都知道硬盘的磁头是和磁盘紧密接触的,不允许有灰尘。如果灰尘落在磁盘上,那么意识到硬盘损坏还为时不晚。
另外,如果长时间在多尘的环境中工作,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尘粒,这些尘粒长时间堆积在硬盘内部的电路元件上,会影响电子元件的散热,使电路元件温度升高,导致元件漏电或烧毁。灰尘还可能吸水,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电路,引发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不可小觑。所以要保持环境的清洁,降低空气中的湿度和灰尘含量。
一定要记住,普通电脑用户千万不要自行拆卸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会大容量进入硬盘。有时候肉眼看不到,但是在磁头读写的时候灰尘会不经意的落到磁盘上,划伤磁盘或者磁头。
3.震动
硬盘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技术非常精密。虽然各大硬盘厂商都为硬盘增加了防震、抗摔功能,但碰撞和震动仍然是硬盘的一大杀手。过度碰撞和长时间在振动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导致硬盘与磁头结合不紧密,磁头断裂的现象,尤其是在硬盘工作中,后果会更加严重。因此,一定要将硬盘牢牢固定在机箱内部,拧紧每一颗螺丝。另外,工作过程中不要直接移动硬盘和手机壳。需要移动电脑时,记得轻拿轻放,防止硬盘碰撞造成损坏。
4.静电
静电对电脑硬盘的损害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对于硬盘来说,其背面的电路板也会被静电损坏。所以不能随便碰硬盘背面的电路板。这是因为当气候干燥时,人体通常会产生静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人体的静电可能会损坏硬盘上的电子元件,导致硬盘无法正常工作。
用手拿硬盘时,要抓住硬盘的两面,避免直接接触背面的电路板。有些类型的硬盘外面会覆盖一层保护膜,不仅有防震功能,还可以保护电路板,让我们不用担心静电。
5.高温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些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应该在20 ~ 25。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晶体振荡器的时钟频率。温度也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效,磁介质也会因热膨胀效应造成记录错误。如果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短路。
湿度过高时,电子元器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电路,导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也会改变磁介质的磁力,造成数据读写错误;如果湿度太低,容易积累大量机器转动产生的静电荷,会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损坏磁头,划伤磁盘。机房的湿度应该是45 ~ 65%。保持空气干燥或经常给系统通电,利用机器自身的热量蒸发机器中的水蒸气。另外,尽量不要让硬盘靠近强磁场,比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避免硬盘记录的数据被磁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