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的价格在下降,但参数在不断提高。在LCD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对于显示参数也经历了一个认知过程。最早的普通LCD的响应时间在25ms以上。对于游戏应用来说,响应时间慢已经成为一大障碍。随着面板工艺的提升和灰阶技术的出现,主流产品的响应时间已经控制在5ms以内,对游戏的影响大大降低。这时候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参数上。
几乎所有的消费者在选择液晶显示器时都会比较他们的参数,如响应时间、对比度、亮度、功耗和接口等。很多人在选购时陷入参数怪圈,盲目追求标称参数更好的产品。但实际上这些产品的实际效果并没有消费者想象的那么好,仅仅看参数来选择LCD并不完全正确。下面,笔者就针对显示器的主流参数配置,结合目前可用产品的实际情况,和大家一起聊聊参数背后的秘密。
动态对比度越高越好。
动态对比技术在市场上风靡一时。所有搭载动态对比度技术的液晶显示器都成了抢手货,动态对比度从最初的2000:13000:1飙升到500万:12000:1甚至500万:1。那么,动态对比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其实动态对比是否实用的问题,从动态对比出现的时候就存在了。所谓对比度是最基本的定义,即显示器的白色亮度与黑色亮度的比值,也就是所谓的原始对比度。所谓动态对比度,是指液晶显示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值。很多厂商改进了背光灯的控制电路,使其可以根据画面内容的精度动态调整背光灯的亮度,使全黑画面中的最低显示亮度达到较低水平,以换取更高的动态对比度。为了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各大厂商纷纷在动态对比度上做文章,竞相推出动态对比度更高的产品。
为了支持动态对比度越高越好的观点,认为动态对比度技术有助于显示暗画面下的细节。在游戏和电影中,因为有很多暗的画面,搭载动态对比度技术的液晶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展现细节。动态对比度越高,细节显示越好,层次感越强。
但实际上,在动态对比度大幅提升的同时,暗画面的亮度拉得太低,会让显示器的暗画面变得不清晰(人眼看不到太暗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高的动态对比度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反而可能有负面影响。就笔者个人经验而言,合理的动态对比度值应该在3000:1到10000:1以内。
但是有的显示器标着几十万:100万:1,我建议消费者直接忽略这个数值。
骗术二:响应时间足够快。
目前所谓的响应时间,一般是液晶的每个像素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即一个像素由暗变亮或由亮变暗所需的时间,标称值基本以“黑-白-黑”的响应时间为准。与黑白响应时间相比,目前很多产品采用灰度技术。所谓灰度响应时间,是指液晶显示器从一个灰度转换到另一个灰度所需的时间,即液晶盒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所需的反应时间。那么响应时间是不是越快越好呢?
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响应时间为1ms的优秀显示器VX2739w。
在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中,很多商家会利用消费者对液晶响应时间的盲目追求,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一些高利润的产品。那么实际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响应时间呢?其实从理论上来说,由于人眼的“视觉残留”现象,高速运动的画面会在人脑中形成短暂的印象。只要图片显示速度达到每秒24张,就不会出现拖影问题。而这个标准,体现在LCD的响应时间上就是30MS,也就是说,任何LCD其实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但由于厂商片面追求好看的参数,基本上只用最佳灰阶响应时间来标识一个LCD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只对某个灰阶有效,所以不具备太高的参考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不必太在意5MS和2MS灰阶响应时间的差别。
所以,一句话,响应时间其实不是越快越好。当你购买液晶显示器时,你不必追求太快的响应时间。
骗术三:避开动态对比的怪圈
事实上,动态对比度是否实用,自出现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是显示器厂商的主要卖点之一。目前由于LED背光的加入,动态对比度的数值正在飙升。现在有些品牌的1000 W: 1甚至5000 W: 1,参数的实质性进步又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动态对比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该刀片具有5000万:1的动态对比度
所谓动态对比度,是指液晶显示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值。很多厂商对背光控制电路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根据画面内容的精度动态调整背光的亮度,使全黑画面下的最低显示亮度达到较低水平。随着LED背光的普及,亮度控制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也是超高动态对比度出现的主要原因。各大厂商为了增加产品的吸引力,纷纷在动态对比度上做文章,争相推出动态对比度更高的产品,相信动态对比度的数值会不断被刷新。
这里首先要肯定动态对比度技术的优势,它有助于展现黑暗画面下的细节。在游戏和电影中,因为有很多暗部画面,配备动态对比度技术的LCD可以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展现细节。但笔者也对动态对比度是否越高越好持保留意见。实际上超过10000:1的动态对比度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动态对比度的差异真的很难看出来。
但是有些显示器上标注的是百万:1,千万:1,所以我建议消费者直接忽略这个数值。
骗术四:亮度太高、太差或太低。
在液晶显示器中,亮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目前主流的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照明,背光的亮度决定了显示器的亮度。有些消费者单纯的认为显示器亮度越高越好。是这样吗?
显示器的亮度是指整体画面的亮度。
LCD的亮度要和人眼的能力相适应,不是越亮越好。首先,太亮的显示屏会让人感觉不舒服,造成视觉疲劳,严重时甚至会让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此外,太亮的显示器会有更高的功耗。亮度低也不合适,尤其是看电影的时候。
对于LCD来说,目前主流的250cd/m2到300cd/m2(最大)已经足够满足需求。一般来说,适合长时间阅读的亮度值在110cd/m2左右,即使在游戏状态下,所需亮度也不会超过300cd/m2。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显示器时不要被亮度参数所迷惑,没有必要选择标称值过高的产品。
骗术五:视角仅供参考。
目前LCD的主流还是TN面板的产品。TN面板虽然价格低,但是它的缺陷是可视角度小。目前部分TN面板液晶的标称可视角度已经达到了170度(垂直/水平),但实际上用户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170度可视角度的产品,当角度范围超过150度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偏色现象。那么为什么厂商还标这么高的可视角度呢?
注意最后一个。偏转角只有50度左右。其实看不清楚。
由于LCD是背光显示器件,其光线由LCD模组后面的背光提供,LCD主要通过控制液晶的偏转角来“切换”画面,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LCD只有一个最佳视角。当用户从其他角度观看时,背光可以穿透附近的像素进入人眼,会造成色彩失真。就厂商而言,视角的测量方法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测量方法中,视角的标称值也不同。另外,厂商对观看标准的定义也不一样。一些制造商允许高达60%的偏色,这仍然在可视范围内。所以可视角度对于LCD来说只是一个参数值,没有太大的参考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看样机。不要相信工厂品牌名称的视角。买的时候,其实看产品的视角。眼见为实。
骗术六:DVI接口够用。
随着液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数字DVI接口已经基本成为显示器的标准接口。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对多接口多功能LCD趋之若鹜,盲目追求大而全,非要把所有功能接口都带在身上,不管实际用途。首先,我们不是说大而全的LCD不好,只是完全没有必要在不考虑实际使用的情况下过分追求。
90%的用户都有双接口,就算DVI接口也够用了!
目前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液晶显示器采用多输入方案。除了色差、S-Video等常规接口,很多产品还配备了HDMI,甚至还有DisplayPort登场。HDMI接口的认证费用是几块钱,包括解码芯片和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