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它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说到中秋节,除了团圆和月饼,当然最感人的故事是中秋节的传说,这是一个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以下是边肖带来的中秋节的传说。希望你会喜欢!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偷了丈夫后羿向西王母要的仙丹,飞到了月宫。而琼楼玉宇却是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仙丹,夜碧海空明”就是她感到孤独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吐露了自己的遗憾,说:“明天就是满月了。你可以做一个面粉球,把它做成满月的形状放在房子的西北方,然后不断地呼唤我的名字。三点钟,我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天,按照我妻子告诉我的去做。届时,嫦娥果实将从月中飞起,夫妻团聚。中秋节给嫦娥做月饼的习俗也就形成了。
舞钢砍桂
都说月亮里有棵桂树,《淮南子》也说过“月亮里有棵桂树”。后来传说更具体,在桂树旁加了吴刚,一个砍桂人。《月亮与吴刚》中的桂树传说,最具体见于唐人段卷《酉阳杂俎》卷《天咫》。其云:“月中有月桂树,月中有癞蛤蟆,故异书说月桂树高五百尺,其下有一人常落,树必相长。姓吴名岗,西河人,学仙,下令砍树。”意思是吴刚曾经跟随仙人修道,上了天堂,但是他犯了一个错误。仙人把他送到月亮上,命令他砍掉长生不老的树——月桂树。月桂树高达500丈,可即时砍断。炎帝用这种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欲在月中者,赏其寒”的记载。
於菟道窑
这个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跪久捣药蟾丸,献陛下玉盘。吃了这药能得仙。”传说月亮里有一只兔子,洁白如玉,所以叫“玉兔”。这种大白兔手持玉杵,跪下捣药,制成蟾酥。吃这些药丸可以长生不老。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最早的玩伴了。
中秋节的故事充满了神话和传说。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相传,伊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交给保管。逢蒙听了之后,就去偷东西,但是偷东西并不能伤害到嫦娥。绝望之下,姮娥吞下了长生不老药,飞上了天。舍不得离开伊,留在了月宫。冷宫里寂寞难耐,便催吴刚砍下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以扶摇药,让他早日重返人间,与伊团聚。
:
中秋节十大传统习俗
1.吃月饼。
055-79000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觉得很好吃,就命御厨在红绫把月饼包好送给新进士。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月饼记录。到了宋代,月饼有了荷叶、金花、荷花等雅号,制作方法也更加精细。诗人苏东坡有诗说:“小饼如嚼月,饼中有饼,饼中有饼。”这是糕点,这是糖。它的味道甜脆可口。
2.赏月吧。
赏月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愉悦。民间中秋节赏月活动始于魏晋,但并未成为习俗。在唐代,中秋节赏月玩月是相当流行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有吟咏月亮的诗。直到宋代,形成了中秋节这一以赏月为中心的民间节日,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对月亮的欣赏是m
月下月尊朝月,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切人提前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一起算。它们不能多切或少切,大小要一样。
4.点燃灯
中秋夜灯用绳子绑在竹竿上,挂在屋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建成之字形或各种形状,挂在房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裕人家挂的灯有几尺高,家人聚在灯下取乐,普通人家竖起一根旗杆,两盏灯笼自娱自乐。满城灯火,宛若琉璃世界。看来,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在规模上仅次于元宵节。
5.观察潮汐
“知玉兔甚圆,九月已霜寒。传话上门关钥匙,夜潮望月。”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诗《洛中记闻》。在古代,浙江中秋节除了赏月,观潮是另一项中秋节活动。中秋节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汉代《梅城赋《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有详细的描述。汉代以后,中秋节变得更加流行。明代的朱廷桓《七发》和宋吴的子木《增补武林旧事》也有观潮的记载。这两本书所描述的观潮盛况表明,观潮在宋代中秋节达到高峰。
6.演男妓。
它是《男妓》中中秋节时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它的形状像人,有兔子的嘴和耳朵。头上有两只长耳朵,嘴巴是三瓣兔嘴。其他地方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现在,男妓在普通市场上是看不到的,而是作为民间文物,在民间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出,或者在工艺品商店出售。年轻人不太了解,但老年人会说。
7.在月球上行走。
在中秋节的晚上,还有一个特别的赏月活动,叫做“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打扮得漂漂亮亮,三五成群地散步,或在集市上巡游,或在秦淮河上划船,或爬楼梯看月色,谈笑风生。明代有南京的月亮楼、月亮桥,清代有狮子山下的月亮楼,都是游客在月球上行走时赏月的地方。解放后修建的莫愁湖公园抱月楼,成为市民赏月的新景点。在过去,南京人的“月球漫步”有一种特殊的祈祷:没有儿子的已婚妇女必须参观夫子庙,然后穿过一座桥。根据传说,他们可以“梦见熊的喜悦”(意思是生下一个男孩)。
8.偷洋葱和蔬菜
据传说,如果一个未婚的女孩在中秋节晚上偷了另一个花园的蔬菜或洋葱,这意味着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省有句话叫“偷洋葱嫁好男人;偷菜嫁好夫”指的就是这个习俗。
9.吃鸭子,蜗牛,芋头。
中国西南的仫佬族在这一天讲究买饼杀鸭。南京的桂花鸭、盐水鸭、樟茶鸭,这个时候往往卖得很好。如果没发现什么,就拿个北京烤鸭回家吃。大概还不错。人们认为中秋节吃蜗牛可以改善视力。经过调查,蜗牛肉中含有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说明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吃呢?有人指出,中秋节前后,螺空的时候,腹部没有小螺,所以肉质特别肥。现在广州很多家庭都有中秋节炒螺蛳的习惯。
10.喝桂花酒
在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仰望明月,闻到阵阵桂香,想起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酒,庆祝甜蜜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据说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愿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起来反抗元朝。朱元璋欲联合抵抗力量,袁官兵严密搜索,苦于无法传递消息。于是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划,命令王昭广做蛋糕,并把写有“八月十五日起义”的纸条藏在蛋糕里。然后分头派人到各地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因此,元朝被一举推翻。为了纪念这一成就,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尤其是在东北,有“八月十五大子被杀”的说法。
无论月饼起源于哪一代,用满月庆祝人与人的团圆,用满月庆祝人的永生,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祈求丰收幸福,都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
有人认为,自古以来,吃月饼、送月饼都与中秋节有关。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初唐时,原来只有农历八月初一是节日,没有十五。相传,后唐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去了月宫,所以民间把八月十五日作为中秋节。到了唐朝中期,人们开始在八月十五的晚上爬楼赏月,那时还没有月饼。说到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然而,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无关系。当时的月饼和现代的月饼有很大的不同,只是作为蒸食出现在食品市场上。
月饼确实与明朝的中秋节有关。当时,北京出现了一种装满水果的月饼,人们在中秋节时自己制作月饼,用来养活自己,并送给好朋友和亲戚,以表达团聚和祝贺。那时候月饼的大小形状都很不规则,差异很大,名字也比较特别。
例如,在山西省介休县,在中秋节,当地人民已经有与家人分享团圆月饼的习俗。它的月饼很有名,也很有趣,比如男士用的月牙月饼,女士专用的葫芦月饼,还有专门为青少年准备的“美猴王”、“男妓”等月饼,等等。名字很多,等等。制作月饼的技术在明朝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一些月饼的表面出现了“月中蟾兔”等装饰图案。其精美的设计、优美的构图、精致的图案让人享受艺术,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也反映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