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习俗有哪些,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至于这个节气,各地会有怎样的习俗?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的文化习俗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气温、降雨、物候等的变化。一年四季,古代劳动人民用它们来安排农事活动。055-79000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时,风将清明。”据《淮南子?天文训》:“此时万物生长干净明亮。叫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机。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树不如清明节”等农业谚语。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但是,作为一个节日,清明不同于纯节气。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和季节顺序的象征,而节日则包含一定的习俗和活动,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祭祖扫墓的日子。俗称扫墓、上坟,是一种祭祀死者的活动。大多数汉族人和一些少数民族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在亲人的坟前祭献食物,焚烧纸钱,为坟墓培植新土,折一些新鲜的绿枝插在坟前,然后磕头拜拜,最后吃酒回家。唐代诗人杜牧诗《岁时百问》:“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丧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木瑶指杏花村。”写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根据公历,清明节,也被称为步行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绿草如茵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古称踏青)的好时机。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今天,在清明节祭拜祖先和悼念已故亲人的习俗仍然很流行。
从010年到1010年,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基本主题都是扫墓祭祖,郊游踏青。受汉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清明节的习俗。
大中华区
河北省
在河北,上坟烧纸钱讲究“清明早,十一(农历鬼节)晚”。上坟烧纸在清明节前一周就开始了,但是清明节那天很少有人上坟。河北南部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
上海
清明扫墓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踏青,每年清明节前后有近千万人前往扫墓。因为改革开放,墓地兴盛,相关遗址主要分布在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因此,前往上述地区的人数达到百万以上,往往造成清明节前后几天出省交通拥堵。
何况青团是江南地区的清明时令小吃。它的主体是用糯米粉,掺入青艾草(草汁)做成的青饼,一般是豆沙馅或芝麻馅。吃饭时保持冷食的习惯。对于上海人来说,清明节祭祖,团拜是必不可少的祭品。
福建省
福建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一般来说,有两种扫墓日期。泉州的习俗是清明节前后几天。在漳州,有些人选择在三月三上思节附近扫墓,而客家人通常在春节后扫墓。方法是,清理之后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大部分地方不烧香烧纸,所以说清明的墓是白的。原因是寒食节禁火,清明节是寒食节。而山西北部大部分地方都要把钱和其他东西全部烧掉,理由是不烧掉就不会到祖宗手里。大同等地习惯白天上坟,晚上在家烧钱帛。在晋西北的河曲等地,带酒带菜上坟是老习俗,而且一旦祭祖,就会在坟地大吃大喝,意思是和祖先一起喝酒吃饭。在山西南部的闻喜等地,上坟要在嵌有枣糕的土堆上打滚。传说你为死去的老人挠痒痒。在晋中介休等地,坟前的供品是面饼,形似蛇。回家后把面饼放在院子里,吹干了再吃。老年人注重治病,其源头是因为寒性食物禁火。
晋南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在门上插上松柏或柳条,以辟邪。山西北部种植更多的柳树。在其他地方,一些柳条也被插在坟墓里。
在山西南部,人们要用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的东西蒸大馒头,这叫子福。这都是拜我们的祖先所赐,带走了我们孩子的祝福。家家都要做黑豆凉粉,切成薄片,放在汤里吃。铲蔫草,搓在炕席上,叫驱蝎。在晋东南,柳枝枯叶种在人头上。女人应该在太阳穴上贴上金色的头饰。在山西北部,习惯上有黑豆芽,和玉米面包、黑豆芽馅一起吃。晋西北讲究用小米粉做蛋糕,俗称“铺黄儿”。清明节后的一天,吕梁地区要见媳妇,俗称“鲜火”。
香港
纯亮度
清明节是香港的一个重要节日。香港人会去祖先的坟前烧香、烧碗。供品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为了避免人满为患,香港人习惯提前几周祭山,未必坚持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传统。
港英时期初期,即使国共内战结束、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中港边境一直戒备森严,但位于中港边境的沙头角禁区,在清明节时也会有限度地开放,允许民众到沙岭墓园祭拜。从1950年到1970年代中期,中国尚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许多人会在清明节以祭祖为借口回到家乡。每个人都穿着多层衣服,携带异常大量的日常用品,帮助农村的亲戚和朋友。广东和香港的火车票也会被抢购一空。
近几十年来,香港人在为祖先清除坟前杂草时,有人相信风水上说的“地在燃烧”,把杂草点着了。由此引发了多起严重的山火,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一些组织将发起“清明山火禁誓师大会”,呼吁公众不要再放火焚烧杂草。
中国台湾省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所以清明节因地而异。有二月二号的,也有三月三号的。台湾省的清明节是从前年冬至算起的第105天,清明节,台湾省漳州人,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省的风俗和闽南相似。台湾省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从元宵节后开始,日期由各家自定,一直到清明节。
台湾省的人们扫墓习俗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扫墓,仪式和祭祀的东西都比较简单,大多只供奉一些年糕、点心和糕点;二是修祖墓,祭祀仪式相当隆重。祭祀仪式一般包括各种祭祀礼品、十二种蔬菜、点心、糕点等。扫墓时,必须在坟周围放置“坟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上都压着小石子,你得在墓碑上放一摞。这种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修墓,也就是修祖坟,全家人会围着墓吃红鸡蛋,蛋壳撒在墓地上,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扫墓的同时,也要祭奠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和祖先平安的土地爷(带着小石碑)。一方面是安慰,更多的是感激。台湾省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如果今年之内家里有喜事,扫墓的时候要把坟整修一下,准备一盏小红灯(油灯)在坟前点亮,回家的时候再带回家。据说可以招来更多的幸福和吉祥。
过去台湾省的农村,每次扫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来讨饭。来的人越多,这个家庭将来就越发达,主人也愿意把“食物”或钱分给那些孩子。
因为台湾省墓地减少,实行骨灰塔,很多人把骨灰盒放在骨灰塔上。每到清明节,他们都会去骨灰塔祭拜,也起到祭祖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许多祭祖扫墓的仪式被省略了。
新加坡地区
清明扫墓
东南亚有着独特的祠堂文化,它的形成与海外华人清明节祭祖的传统密切相关。早年踏上东南亚之路的华人,正是为了应对同胞的来世,才集资买地、建义山(免费墓地)、建大伯公(土地公)庙,以实现共同祭祖的愿望,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对东南亚华人社会起着重要凝聚作用的祠堂文化。
然而,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取措施移风易俗,倡导华人土葬而不是火葬,并在郊区建造大型骨灰盒。因此,市区的墓地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如果想入土为安,买一个政府提供的墓地大概需要六七千新加坡元(1美元约合1.52新加坡元),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寿命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传统仪式扫墓,多在闽南地区。在清明节期间,新加坡华人会和家人一起旅行,邀请亲戚朋友,乘坐一两辆小型货车去扫墓,大多是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戚的坟前摆上酒、水果、鲜花,点上香烛,压上纸钱。然后,将纸钱焚烧,磕头。最后,吃了现场的酒、肉、果之后,通常会准备五祭祭祖,包括蛤、蟹、鸡、鸭。祭拜结束后,当场剥蛤蜊吃掉,然后将蛤蜊扔到坟前,表示儿孙们来扫墓了。
中国回祖祭祖,是最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的上升趋势。清明节前,来自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经常会用他们的母语方言问对方:“清明要不要回你家(老家)过?”
清明节的文化习俗有哪些,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节的文化习俗有哪些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