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培训机构的9大陷阱, 近年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质量良莠不齐。与其他一些行业不同,教育有一个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监控、检查和可追溯系统。大部分教育消费者普遍缺乏对质量和服务的清晰认识,使得很多营利性的培训机构钻空子。家长一定要警惕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九大陷阱。
名师“名不副实”
有的机构在招生简章上说,学校的课程是由某名校的名师来教的,但实际到了教室,发现老师根本不是那样的。
王女士的孩子明年要升小学了。为了给孩子打好英语基础,她希望给孩子找一家以外教为主的培训学校。去年,王女士在家附近看到一家培训机构,打听了一下。他们是由外教教的。学校还承诺这些外教都是有相关资质的老师。于是王女士就把孩子送到了这家机构进行培训。
几节课下来,王女士发现培训学校的外教变化很快,甚至有韩国、日本的外教来教英语。和其他家长聊天后才知道,这些所谓的外教其实是附近大学的留学生和背包客,根本没有教师资格。
虚假广告
“30天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通过考试套餐”、“一周提高10分”、“领证”……相信你对这样的广告并不陌生。很多人会对这样的广告心存疑虑,而一些“盼儿盼女”的家长则勇于冒险,抱着侥幸心理。
我们的12345政府热线接到市民投诉,某培训机构宣称培训教育一对一,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保证考试过关,拿证,限时报名有优惠。为了以后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好的出路,市民报名学习。
上了一段时间的培训班,感觉老师的教学内容都是照本宣科,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无法达到快速发展的效果。找培训机构理论,得到的答案是老师没有认真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所以效果不好。
报班容易,退班难。
报班容易,退班难,这是教育培训的另一个现象。目前培训市场成本高,学费设定标准不明确。培训学校退学费就更难了。
王先生的儿子在一家教育机构上课。半年前因为工作调动,要去外地,全家都要搬到外地。但是他孩子的课程还没上完,他当时很担心。后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机构说明情况。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随时无条件退费。虽然是2000多块钱,但是这种态度值得称道。
但是,像王先生这样幸运的人并不多。李女士在假期给孩子报了一个培训班。后来她发现和学校安排的活动有冲突。她要求学校退款,培训学校说因为学生单方面解约不退款。
借名校招牌
一些中介利用消费者渴望上名校但对教育体制不熟悉的盲点,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混淆视听,从而钓上他们的“诱饵”。中介在名校附近租用大学场地,然后打着名校涉外项目招生的旗号招生。小王就是因为这样的噱头“上钩”了。
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小王,在高考招生宣讲会上看到国内某知名院校的招生宣传;“不管你的成绩如何,在国内著名大学学习两年后,你
但没过多久,小王就发现自己并没有去宣传中所说的国内名校,只是中介机构招聘的老师在名校的场地授课。其实这是中介在招生时利用学生和家长对国内名校的信任而采取的名校招牌策略。殊不知,名校招生只是噱头,谋取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随意更换老师和教学地点。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这也是培训机构常用的方法之一。不靠谱的培训机构无法保证师资资源和教学质量,甚至会随意更换授课地点。
罗先生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烦恼。他听力课上的外教经常更换。短短十天的暑期班,八个外教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连上课地点都换了两次,教学质量极差。
据了解,早期的培训机构大多没有正规的资质,有些培训班甚至是有了学生之后才去上课和老师的地方;付款后没有学员的培训协议或费用发票;课程、课时、上课地点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培训机构“偷梁换柱”屡见不鲜,事后家长只能“吃哑巴亏”。
培训机构一夜之间“蒸发”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教育培训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部分培训机构不符合培训条件,无法办理教育或人社部门颁发的培训许可证。当他们发现事情即将暴露时,就会选择这种策略。
周小姐报名参加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英语口语强化班,半年的学费高达5000元。但是,只上了几节课,机构居然卷钱走人了。如果对教学质量有争议,学生也可以和培训机构协商,或者通过投诉解决。但如果培训机构“化为乌有”,消费者无处投诉,只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导致维权之路漫长而艰辛。
夸大宣传效果
“无中生有”用来形容无中生有。是机构擅长的招数之一。为了吸引客户,他们大肆夸大培训效果,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
培训效果是投诉和纠纷的最大原因。一些机构或培训班为了吸引生源,夸大培训效果,打着考研笔试过关、保证数学英语分班、举办办公软件或网页制作包班等旗号。然而,当学员支付了巨额培训费,培训结束后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很多消费者往往会因为缺乏约定、维权意识不强或维权渠道复杂而选择沉默。
未能信守承诺。
“笑里藏刀”常用来比喻外表和气,内心阴险。这种策略在培训和教育行业被广泛使用。宣传时,工作人员往往面带微笑地做出各种承诺,但后来又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
在一家培训机构的强烈推荐下,市民报名参加了一门课程,担心实习和准备毕业论文会和上课时间冲突。但由于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课程,将退还剩余费用,并在合同中注明,市民们打消了疑虑,全额缴纳了学费。但后来,当他以个人原因要求培训机构取消课程并退款时,工作人员态度急转直下,不仅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最后甚至避而不谈,这让公众非常气愤。
不签合同,随时可以“违约”。
李女士在某培训机构交了3500元培训费,中途学习耽误了一段时间。准备继续学习后,
很多培训机构收钱后往往会开具收据和出勤证明。发生纠纷时,其口头承诺没有书面记录,消费者只能吃黄连哑巴亏。因此,消费者必须与对方签订相关合同,并仔细阅读合同中所列的相关条件。
特别提醒
面对这些隐藏的陷阱,一些消费不安全因素很容易让家长和学生上当受骗。因此,秦淮区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消费者在报名培训班前要提高警惕。
首先,查看培训机构证照是否齐全有效。根据《江苏省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设立面向中小学生的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与学校文化教育课程有关的培训及其他文化教育活动或者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辅导,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重点监管未经批准开展中小学生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市民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首先要查看培训机构出示的工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教育部门或人社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是否真实有效,师资力量、相关配套设施、售后服务是否完善;合理判断培训机构发布的宣传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先申请体验培训课程,不要冲动报名。
其次,要注意教育培训机构的收费是否符合规定。按照《江苏省培训收费行为规范》,培训机构要和学员签订培训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培训学时、收费标准、收费方式、收费金额、退费处理和争议解决等。培训机构与培训对象有特殊约定的,应当在合同中载明。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期限和教学安排要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不得在公示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之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学员摊派费用或强行集资。广大市民要认清和区分延长时间、增加学期、开放折扣等所谓的“优惠”活动。由培训机构违规申报,以避免或减少损失。
最后,市民选择后要注意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书面服务合同。“培训服务合同应当载明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办学范围、法定代表人、教育培训对象的名称、办学地点、培训项目的内容、质量标准和承诺、培训期限和时间安排、收费项目和金额、退款标准和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双方争议解决的方式和方法。
如发生纠纷,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经营者协商,防止损失扩大;第二,注意保留或收集证据,以便事后维权;三是发现有培训机构违规经营的,要及时向当地教育局、人社局投诉未取得培训许可证的培训机构,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未取得营业执照或做虚假广告的培训机构。涉及价格违法行为的,向当地物价部门投诉。
民办培训机构的9大陷阱,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民办培训机构的9大陷阱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